第1295章门槛-《大唐再起》
第(3/3)页
“邸报为名为利,虽为匠,而读书人甘之若怡,而在书商,以及太府寺,则名实为工匠,凡读通十三经,哪怕通一经的,也不过来。”
说到这,就又是老调重弹,士农工商四个字,读书人种田,那是陶冶情操,去干工匠,就是自毁前途,除非不想考科举。
不然有了这个前科,前途就尽毁了。
所以,写字可以,排版就难。
此时的读书人多金贵,一家人含辛茹苦培养出来,哪里肯让他干工匠活?
一个县,能有百八十读书人,已经算是不错了。
除非到了明清时期。
可如今,又不是明清……
“这些就别浪费了,再给我印刷十三经吧!”
李嘉叹了口气,技术成熟了,但时机未到。
“陛下,还印多少册?”
太府寺卿松了口气,问道。
“多少册?一直给我印!”
李嘉轻声道,胸中莫名地一股豪气,他直言道:“天下有州四百,县一千五,那么,一整套的十三经,再给我刊印十五万套,一百五十万套——”
“这些书,不再与县学,而是都与我散出去,散入民间。”
“一百五十万套?”太府寺卿惊呆了了,这没有百万贯钱,是出不来的。
但,太府寺,又何曾有这般多的钱财?
“陛下,能卖出去吗?”
“少府会包销的!”
李嘉无所谓道,书这东西,属于刚需,一时间卖不掉,就慢慢来,迟早会卖完的。
书籍问题解决,那么,简化科举门槛,把通十三经,变成通三经,这样就容易。
秀才三经,举人十三经,进士科再加明算,明法,明经。
如此,就一步一个门槛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