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事件-《大唐再起》


    第(2/3)页

    不过,皇帝摆摆手过去,但这件事在洛阳却掀起了波澜。

    落榜举子洛阳有很多,他们感同身受,呼吁给这位举子凑钱回家安葬。

    甚至,朝堂上的高官以及中下层官吏,也忍不住捐款资助。

    一时间,气氛格外的热烈。

    这时,突然有人呼吁,各府应该建立自己的会馆,如同商贾一般,让本府的读书人考进士时有所住处,而且还能给落榜生提供暂住。

    勾连乡情,保护举子,资助读书人,可谓是一举多得,对于名声的获取极为有利。

    这般举措,甚至惊扰到了洛阳府尹李怀恩,他立马在城南的偏僻处,划出大量的空地,免费允许建造会馆。

    他还带头,以自己湖北府的户籍,捐赠了一百贯,来兴建会馆。

    这样一搞,高官们坐不住了。

    孙钊是岭南人,他捐赠两百贯与岭东府,邓斌则一百五十贯……

    即使是武勋们,也毫不示弱,如李威,就捐赠了两百贯。

    一时间,整个冬日的洛阳,热火朝天,兴建会馆的热情大爆发,不只是官吏,就连商贾,旅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出人出力。

    最先修好的岭南馆,承天府广州,岭东府,岭西府,以及安南府,所以规模最大,也是财力最雄厚的。

    毕竟是高官贵族,大都出自岭南。

    如西凉府,陇右府,陕西府,长安府,同属于西北,又都比较贫穷,所以共建了西北会馆。

    而富庶的江西,江宁,则自建会馆,财大气粗。

    由此,截止到了神武十二年的夏天,耗时半年,洛阳立起来了十座会馆。

    无论是土木材料,还是工匠吃食,洛阳城商贾们吃了一波红利,如果后面大量的士子入住,那带动经济的能力,就非常强了。

    说句实在话,在古代,一百个普通人死了,都不及一个读书人死去来的影响大。

    无他,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最起码也是个中等之家,寒门出身,他们的家庭本来就影响大,自然而然,让读书人的身价倍增。

    像隋唐时期的科举,培养一名读书人,名师费就算了,哪怕最起码的书本费,每年就得耗费数十贯。

    而且,这东西,就跟中彩票一样,全国成千上万人,也仅仅每次只有数十人中榜,许多人属于通赔,盈利的算是少数人。

    所以,唐朝的孟郊,四十六岁中进士,有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