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会降临-《大明太师》
第(2/3)页
废除是不是仁政,毫无疑问的仁政,但它没有弊端吗,陈嘉鼎现在说的就是弊端。
任何政策都是这样,没有绝对的暴政也没有绝对的仁政。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
陈嘉鼎出身于商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经商之道,眼下又亲身赶上了大明十几年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期,思想上是进步的。
“稳定物价的基础在于生产上,就好比丰收年粮价就低,灾荒年粮价就贵,这就取决于生产的多寡。
作坊的整体数量没有得到增加,就意味着整体生产力并没有提高,但用工成本却昂贵了,那么生产的商品价格势必上涨。
朝廷如果无法控制物价,那又该如何来应对将来持续走高的市场经济呢。”
陈希望着眼前的陈嘉鼎,老怀甚慰。
做父亲的没有不望子成龙的,自家儿子,长大了啊。
“你能想到这些,为父很是欣慰,不过你只是看到了表面,没有往更深远的层面上想。”
“用工成本增高确实会让商品价格上浮,那么百姓的生活水平就受到了影响,百姓们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会怎么做?”
陈嘉鼎思忖一阵后说道:“粮价一直不高,继续种地很难保证吃喝穿,那么百姓可能会慢慢脱离田垄,转而去务工。
换言之,将来咱们国家的工人会大量增多。”
“没错,工人数量增加,熟练工越来越多,生产作坊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那么生产力不就提高了吗,商品价格自然会回落。”
陈嘉鼎马上言道:“可是,工人增多,农民的数量就会减少,粮食生产不就跟着降低了吗,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朝廷也多次说过,粮食价格红线是坚决不能触碰的。”
“你要知道,农民的数量永远不会减少,只会越来越多。”
陈希说道:“你莫要忘了,丁口的增加速度是很快的,朝廷两年前可才刚刚颁行一道刺激丁口繁衍的政策,生孩子,免税给田啊。”
陈嘉鼎顿时一拍脑门。
“对啊,儿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爹,你是说朝廷早就想到了这些事。”
“你难道以为朝廷政策都是拍脑门推出的吗?”
陈希批评道:“大王定的每一条国策,都是一环环衔接着的,而今来看,早在大王颁行鼓励繁衍的政策时,就已经做好了废徭的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