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从实际行动中受益-《人性的优点》


    第(2/3)页

    就在柯罗斯莱准备为女友吟诵诗歌时,突然有人向他们走过来。

    “我一抬头,”柯罗斯莱医生说,“正好遇到了院长的眼光。他是带他的女儿出来收集药草的。我当时既不敢站起来,也说不出一句话,我想我一定吓坏了。但是院长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后就皱着眉头走开了。

    “他一离开,我立刻就慌了。什么野餐、什么金发女友,再也提不起我任何兴趣了,我心里只想着自己就要结束这3年的医学院生活了,我将会被开除。

    “回到学校交谊厅之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一些好朋友,他们也都说这件事不容乐观,甚至还有一个人拍着我的背说:‘啊,也许你不想当医生了吧?’还有人来问我的书多少钱才肯卖给他们。我就这样悲惨地度完了我的周末。我决定星期一上午去找院长。

    “我找到院长后,说:‘院长,我想为我上个星期六的无礼表现向您道歉。我遇见您时,既没有站起来,也没有向您问好,我确实太没礼貌了。’

    “院长似乎觉得很好笑,他说:‘乌伊拉德,我在年轻的时候,也做过你那样的事。别担心。对了,你们玩得还好吧?’

    “我这才放松下来。原来院长是这么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他知道年轻人是怎么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我认为,这也许正是他能当院长的原因吧!”

    柯罗斯莱医生说得没错,这正是好人通过培养自己的成熟,来发现快乐、获得成功的内在原因,也正是光明和黑暗的区别所在。

    来自新泽西的j.w·阿尔伯特先生,也讲了他被召回海军服役时所获得的对人的新认识和感受。当时,他正担任在圣地亚哥执勤的一艘驱逐舰的轮机长。

    “像是海军的一贯传统做法,”阿尔伯特先生说,“他们竟然让我这个愚笨的会计师去负责舰上的那些锅炉室、轮机室和其他所有的机械设备,而我对这些根本是一窍不通。

    “我这一辈子都没去过几次轮机室,因此在上舰前的一个月我就非常担心,上舰后也有好几个星期一直不适应。后来证明,我的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一切也都运转正常。

    “在舰上大约干了一个月之后,我们得到了3天的周末假。当我向手下人宣布这个好消息时,我非常愉快地告诉他们:‘我们之所以能得到这个特别假期,完全得益于你们在过去一个月的优异表现,因此我非常感谢能有机会和你们合作。你们所有人都能尽职尽责,正是这种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轮机部门变得坚强无比。’

    “当时我说这些话时,并没有想过其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直到过了几天之后,我才有所领悟。其实这是一个事实啊!这些人都尽到了自己的职责,都表现优异,而且正是他们做好了我一度没有把握做好的事情。而我原以为是我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责任!

    “我当即明白了我们根本不必担心会因为我们的失误而使得整艘舰船被炸毁,也不必担心我们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我还知道了我们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因为总是有很多好人在我们身边,他们会帮助我们,如同我们帮助他人一样。”

    是的,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好人。当然,骗子、恶棍、盗贼、流氓也会隐藏在人群当中,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也难免会遇到这类人。这就像有燕子飞来并不代表春天已经到来一样,即使偶尔遭遇一两个坏人,也并不代表全世界的人都是坏人。当然,这需要一个人相当成熟,才能领悟这个道理。

    我们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经常造成他人的一些行为反应,使得我们变得愤世嫉俗,武断地认为“这世上就没有好人”。

    当我几年前来到纽约开展一项新事业时,也曾因为一次痛苦的经历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结果我白白地搭进去好几百万美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心中的怨气一直难以平息,可是也无可奈何。我开始相信人们以前讲的关于大都市里肮脏的商业伦理故事,认为这些全都是可信的,我本人就是中了奸商的诡计,成了商业欺诈的牺牲品。

    后来我慢慢想通了。如果我当时能稍微动动大脑想一想的话,整个事情可能就不会出现那样的结局,全都是我自己的轻信和愚蠢造成了那样的后果,我只能怪自己,和别人毫不相干。

    当然,我们情愿相信自己是因为他人的恶行而受害,也不愿意承认因为自己的愚蠢而导致失败。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最难说出口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个傻瓜”。但是,当我们长大成熟,脱离了感情上的婴儿期时,我们就一定能对自己说这句话。

    任何一个小孩子都能告诉你人性中的丑陋面,例如自私、愚蠢、贪婪和自负。只有具备了成熟的洞察力,才能感知人类善良的本性,才能发掘人性中所蕴涵的巨大资源和潜能。

    因此,如果你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获得终身的益处的话,就请记住第四项法则:

    要善于发掘人性中善良的本质,而不要被某些想象中的阴暗面所吓倒。

    4.赢得友谊的秘诀

    人如果没了嗜好,便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或安全。至于这种嗜好是什幺,则无关紧要——是植物学、甲虫或蝴蝶;玫瑰、郁金香或鸢尾花;钓鱼、登山或古董——只要你能跨坐在一项嗜好上,认真骑乘,随便什么都行。

    ——威廉·奥斯勒爵士

    一个人除非他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

    ——迈修·阿诺德

    生活犹如一场足球赛,它所遵循的原则是:猛击边路,不犯规不退缩,只有猛击边路。

    ——西奥多·罗斯福

    当我15岁的时候,还是个爱幻想的孩子。我常常想自己总有一天会写出一部全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于是,我就开始沉浸在梦想中:似乎已看到周日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好评,似乎听到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似乎闻到了袅袅传来的香火味。我还幻想着去巴黎参观时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高兴地看到人们到处引用我的文字,凡是我所到之处总有人追随和敬仰我。

    就在我做这些梦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想过创作必须付出血泪和汗水,必须用辛劳来换取。在我梦想的天堂中,有的只是荣耀,而没有荣耀背后的付出。

    所以,你们不可能在美国伟大作家的名录中找到我的名字。我也渐渐明白,伟大的作品都是由那些只顾埋头写作,而不图任何回报的人创作出来的。

    我在年轻时曾有一种愚蠢的心态,既渴望友情,可是却又只愿意和别人保持某种比较满意的关系。我这种心态正好和许多人一样:既想要别人对自己感兴趣,但是却不肯花精力让别人来接受自己。

    在我的成人教育课程培训班上,我发现许多人都很自卑,他们总是这么想:“我过于害羞胆小,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看来没有人愿意对我感兴趣”;“别人并不渴望认识我”……

    别人凭什么要对你感兴趣呢?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有义务去必须喜欢别人。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在社会交往中,假如我们不能拿出别人想要的东西,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让别人来主动讨好我们。

    中国的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能也。”因此,要想赢得别人的友情,就必须甩掉包袱,不要担心别人是否会喜欢我们,而且要尽量发掘我们身上潜藏的基本素质,激发别人来赏识我们。

    著名女歌唱家玛丽安·安德森曾对她生命早期的某个阶段作了感人的描述。在那段日子里,她因为深陷失败和颓丧的心境而难以自拔,她觉得自己将永远不能唱歌了。但是,经过一番祈祷和心灵的探索之后,她逐渐找回了继续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一天,她满心欢喜地对母亲说:“我想要歌唱!我希望大家都能爱我!我渴望追求完美!”

    母亲郑重地对她说:“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但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我们最完美的主,也没有赢得每一个人的爱。要知道,恩宠是永远位于伟大之前的。”

    母亲的话深深地刻在了安德森的心中。她重新开始了歌唱事业,并为完美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不止。她并没有停留在空想阶段,她明白了“恩宠先于伟大”的道理。

    j.艾伦·布恩是好莱坞著名喜剧片《狗明星“强心”》的主演。在观察那条名叫“强心”的明星狗表演的过程中,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又为此而特意写了一本书《给“强心”的信》,结果大为畅销。

    根据布恩先生介绍,强心是一只很了不起的狗,它总是能非常愉快地执行他的各种命令,在电影中表演剧情所需的各种动作。更难得的是,强心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报酬,而是出于爱及享受做好事情所带来的快乐。有好几次,强心纯粹为了自身的乐趣而表演。布恩认为,这也许正是强心能成为电影明星的原因。

    布思先生还谈到了他曾接触过的一个跳舞蹈的年轻女孩子。当她和他第一次试跳的时候,紧张得就像新娘子出嫁,生怕自己会失败!

    于是布恩轻声地安慰她说:“不要在意结果,你就只当纯粹是为了享受跳舞的乐趣,是为上帝而跳。”

    结果,女孩的心态很快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同样的道理,获得友谊的全部秘诀,也在于不要担心结果,不要在意别人是否会喜欢我们,而是要立即行动,努力去做所有能激发爱和友谊的事情。

    在这方面,威廉·奥斯勒爵士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他说:“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观望那虚无缥缈的未来,而是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

    作家荷马·格洛伊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他的人缘非常好,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无论是清洁工还是百万富翁,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小孩——当他们和他在一起待了15分钟之后,就一定能感受到他的温情,因为格洛伊能让他们迅速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真的喜欢他们。

    小孩子们都喜欢和格洛伊玩,朋友家的用人也愿意极力施展厨艺,为他做各种好吃的饭菜。如果主人说“荷马·格洛伊要来!”没有人会感觉不愉快的。回到家里时,荷马·格洛伊也是深受夫人、女儿和孙子爱戴的对象。

    尽管格洛伊如此深受欢迎,但是他的秘诀说出来却非常简单,那就是他真诚地爱别人。这个人是什么身份、做什么工作,他都觉得无关紧要:在他看来,只要他们属于人类这一点就足够了。

    当格洛伊和一个陌生人相遇时,总是能立即和对方交上朋友。他靠的不是吹嘘标榜自己,而是询问那个人的一切,甚至是一些听起来很琐碎的问题。他并不是一个琐碎的人,但是他的确对每一个新结识的人都感兴趣,而且是真心想了解他们。

    我就曾亲眼见过一些倔犟而玩世不恭的人,他们在和格洛伊初次接触之后,就像花儿见到阳光一样立即盛开。这正如约瑟夫·格洛大使所说的:“外交的秘诀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我喜欢你。’”

    荷马·格洛伊从来没有对交朋友的事情烦恼过,他把每一个人都当做朋友,而且他并不在意别人是否喜欢他这样做,他只是集中心思去喜欢别人,而没有浪费精力去思考这样做将会产生什么结果。

    对于一个富有经验的推销员来说,他知道如果担心自己不能成功地向客户推销产品的话,将会给自己造成心理障碍,从而会影响他适当地介绍产品。

    通用制造公司前董事长哈瑞·布雷斯在大学期间,曾靠推销缝纫机为生,他总结说:

    “要想在推销员这个岗位上取得成功,就不能刻意去想自己能推销出去多少产品,而是要集中精力,向客户介绍自己能为他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如果一个人将精力用在为他人更好地服务上,就会拥有难以抗拒的力量。想想看,你怎么会拒绝一个想要帮助你解决问题的人呢?

    “我对那些推销员说,如果他们一天到晚心中想的都是‘我今天要尽力多帮助一些人’,而不是‘我今天要尽力多推销出去一些产品’,那么他们将会发现,要接近客户并不是什么难事,然后他们的推销成绩也会好得出奇。能够帮助同胞获得快乐、轻松生活的推销员,才是最棒的推销员。”

    打高尔夫球时,教练会叮嘱我们眼睛不能离开球:向成年人传授说话技巧时,我们也会告诫学生,要将心思集中在他想要表达的信息上。紧张、害怕都是因为担心结果而导致的,所以当然也是不可取的。

    我自己就曾吃过这种苦头,并学到了这一点。我年轻的时候,曾是一个腼腆害羞的人,天生就不善于在公开场所讲话,如果让我面对一群听众说话,简直比让一个普通人面对国会调查委员会还要难。

    有一次,我一个最要好的朋友看到了我紧张的样子,因为过两天我就要面对一群特别挑剔的听众作一场演讲。我是如此的担心,于是我就去找这位朋友商量。

    “如果他们反对我的看法,我该怎么办才好?”我神色紧张地问我的朋友,“如果他们不喜欢我呢?”

    “哦,”他说,“他们为什么要喜欢你?你能为他们做什么呢?你认为你要告诉他们的事情很重要吗?”

    我说:“当然。我认为我要讲的内容是很重要的。”

    “那好吧,”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你不妨把你想要讲的内容全部讲出来,我觉得这与他们如何看待你个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你把要讲的讲清楚了,即使他们不喜欢你也无关紧要,因为你已经做了你该做的事。”

    在朋友的启发下,我终于放松下来,成功地作了这次演讲。

    我相信,由于担心自己是否受人喜欢、是否受人赞美而导致不能发挥正常水平,这种经历可能每个人都曾遇到过。但是,要想赢得友谊,就像其他任何一种成功一样,也必须付出全部努力,而不能只靠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它必须靠我们主动去赢得,而不是被动地吸引。赢得朋友的能力和善于交际应酬的能力并没有什么关系,它更多的是一种心态,是一种面对生活和别人时的态度,还是一种想要付出的欲望。

    《史诺普郡的少年人》一书的作者a.e·霍斯曼,可以说是英国最伟人的知识分子之一。他是一位诗人、评论家、演讲家和教师,他对于自己敢蔑视教会教条和被他称为“宗教民俗”的东西而感到骄傲。

    但是,当霍斯曼在牛津大学发表题为《诗名与诗性》的演讲时,他这样说道:“我认为,人类最深刻、最真实的话,就是‘吝惜生命的人,必将失去生命,而为我失去生命的人,则必将获得生命。’”

    霍斯曼这篇演讲主要讲的是艺术和美学的关系。他提醒艺术家们,要致力于创作,而不要贪图创作可能带来的报偿。其实,他的这些话不仅对艺术创作来说是确切中肯的,而且对于获得事业的成功、对于获得友谊、对于所有人类的努力也都同样适用。我们必须弄清楚“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想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要想获得友谊,必须先待人友好;要想吸引别人,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就必须先向对方表达我们的兴趣。

    如果我们为了获得友谊和真情,已经采取了付出而不是接受的态度,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态度表现出来,使它获得实效。光凭心灵的纯真善良还远远不够,只有这样付诸实践,我们才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效果。

    我们就以夫妻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虽然夫妻双方的感情不必每天都用言语表达出来,但是,如果我们不用某种合适的方式来表达的话,这种感情就有可能因为缺乏滋养而渐趋枯萎。我们不就经常听到一些做妻子的说,她只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偶尔夸奖一下她在某些小事上的贡献吗?

    当然,还有许多形式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这种赢得朋友的态度,例如敏锐地获悉他人的需要、待人慷慨、热情机敏等,这些都是内在态度的外在表现。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也就能获得友谊。友谊确实是要经过赢取才能获得的。

    爱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基础。我们与别人的友谊如何,也是衡量我们的感情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准。我们必须明确别人的感受;我们还必须明白,当我们伤害他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受到伤害。这样,我们就能成为心理学中的“神人”,也即与他人的“同感”,这也是成熟的一个基本要素。友谊正是对“人类之爱”真实含义的领悟,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契合,它划清了文明和野蛮的界限。如果我们带着成熟与他人交往,就一定能获得这种友谊。

    因此,如果你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获得终身的益处的话,就请记住第五项法则:

    友谊是要经过赢取才能获得的。要想别人喜欢你,就得先使自己让人喜欢。

    5.发现工作中的乐趣

    价值产生信心,信心产生热忱,热忱征服世界。

    ——华特.h·柯亭姆

    诚实是雄辩能力的一部分;我们会因为自己的热切诚恳,而使别人信服。

    ——威廉·哈立特

    我相信强烈而坚定的目标,这种可以使人完成任何事情的诚恳精神,这种自我忠诚,是使人的心灵准备成就大业的最重要因素。

    ——弗里德利克·罗伯森

    每个天才的诞生,必然是热忱的产物。

    ——本杰明·狄斯累利

    马可.h·赫林德和斯坦利.a·弗兰克医生在《健康世界》杂志上介绍了一位81岁的老妇人,她住在堪萨斯市,说她把女儿送给她的一张摇椅退还给了女儿,并附言说:“我太忙了,没有时间坐摇椅。”

    这位母亲懂得了成熟之道,她明白只有工作才是对生活和健康最有益的东西。

    如果你认为幸福就是毫无止境的休闲,如果你希望退休之后可以一直躺在摇椅里,那么你就进入了愚者的行列。要知道,懒惰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它只会制造悲哀、早衰和死亡。适量的、不会让人过度紧张的工作,不仅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还会对人的健康有益。

    现在,有许多医生都在批驳“辛苦的工作有害健康”这种说法。据我所知,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教授w·梅尔维尔·安诺特博士就曾站出来说:“过多的休息,会导致身体出现有害的变化。就我们所知,没有任何工作会伤害健康的身体组织。即使你的工作非常辛苦,但如果不是很危险,也不妨碍你的睡眠和营养供给……而且你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的话,那么这样的工作就是无害的。请相信我,工作是有益的。”

    可见,工作可以缓解年老对人造成的不利影响。德国脑科学研究中心的欧·弗格特博士,也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老年问题国际研讨会上提出:“脑细胞的剧烈运动,可以延缓老化的进程。过度工作不仅不会伤害人的神经细胞,反而可以延缓人的老化过程。”

    弗格特博士还将他所做的正常人的脑神经细胞显微研究结果公诸于众。他重点观察了人脑随年龄而产生的变化,在两位分别于90岁和100岁去世的女性的大脑中,他发现她们的脑神经细胞的老化都比较缓慢。

    弗格特博士还说:“我们通过观察还得知,那种认为过度工作会加速神经细胞老化的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没错,辛苦的工作不会置人于死地,但是忧虑和高血压却会害死人。和传统的观点恰恰相反,那些步履匆匆、肩负重任的工商业主管们之所以突然死去,或者患有各种溃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过度工作。他们每天的工作消耗不了什么精力,但是随工作而一起到来的各种因素,例如紧张的气氛、巨大的压力、痛苦的失眠、害怕竞争的失败、永无休止的焦虑等这一切却会恶性循环,疯狂地吞噬他们的生命力。他们只能求助于酒精、安眠药、镇静剂,或者去打高尔夫球、在手球场上疯狂地运动,以逃避工作的压力,但是他们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最后只能以死亡或精神崩溃来结束这种折磨。

    现在,美国所有医院的病床,几乎一半以上都被那些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人占着,这一数字远远高于小儿麻痹症、癌症、心脏病和其他病人的总和。这一可怕的事实表明,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绝不是工作的辛苦。

    美国是世界上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科学的进步使我们摆脱了辛苦的工作,而我们的祖先则认为这是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即使是技术含量很低的工作,其环境也有了改善,工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机器取代了以前由人力或畜力来完成的工作。而且,我们的休闲时间也比以前更多了,因此,我们不能说是因为工作的辛苦而使我们陷入了痛苦的境地。

    更重要的是,劳动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不仅仅维持人的生计,而且人如果不活动的话,肌肉就会萎缩甚至衰亡,心灵当然也同样如此。工作也并不像古老的观念所说的“是对原罪的惩诫”;相反,工作是一种酬劳,它是人类征服地球的手段,是统治者的身份象征。我们今天的文明,也正是人类建设、创造和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人类劳动最重要的表现。

    如果我们把工作看做是一种忍受,并且由于经济因素的考虑而被迫忙碌,直到终老,这实在是在剥夺我们享受人类最大满足的权利。工作本身的益处、它良好的效果和治疗作用、它与性格发展的关系,无不使其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只要稍作分析,其实所有的工作最终都是服务。我们制作食品、清扫地板、装配零件,或纠正某个舞步,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将我们的生活建设得更美好、更方便、更快乐,因此这些活动都是富有创造性的。如果我们想要享受到工作的乐趣,或从工作中获益的话,就应该用这种创造性来鼓舞我们。

    对此,英国著名的电影导演j·亚瑟·兰克曾比喻说:“人们常常忘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存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例如,一家制造椅子的工厂,不仅要制造椅子以从中获取利润,还要制造人们喜欢坐在上面的椅子。如果制造商忘记了这一点,那么,当他有一天醒来时,他将会发现,他的椅子以及椅子所创造的利润全都不见了。”

    有人认为,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已经扼杀了工作本身的创造性;他们认为,工作就是一些机械化的动作,就是不断重复的一个动作,所以这种不必了解整个过程的工作有什么奸得意的呢?他们还说,当一个人痛苦不堪地忙着在生产装配线上干活时,他又能从哪里获得足以自傲的成就感呢?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想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现在的夫人。

    我夫人曾有好长一段时间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她在那里做的是统计打字员的事,那里有许多打字员。我夫人的工作是负责在一台装有特制长台架的打字机上打各种无穷无尽的财务报表。她几乎每个小时、每一天都在打,在不停地打。像这种工作,精确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速度。我夫人谈不上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它确实太辛苦、单调、乏味了。

    但是,我夫人对自己能尽力做到完美而感到非常自豪。虽然这份工作也是所谓的机械式的,而且不过是一项大工程中的一个小环节,但却需要高度的技巧,所以她很满意自己在工作上达到的高水准,它让她体会到了精确以及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件事的重要性。我夫人说,这份工作对她后来的成长和个性成熟来说,还是很有益处的。

    我夫人的经历,也验证了g.k·契斯特顿的话,他说:“摆脱当秘书的命运的最好方法,就是做一个成功的秘书。”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内心对待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对它作出正确的判断——它究竟是令人沮丧的辛苦劳作,还是让我们的灵魂感到愉悦的快乐之事。

    有些主妇就认为,像每天刷盘子洗碗之类的例行家务是讨厌而卑贱的奴仆工作。但是,我所认识的一个叫波姬儿·达尔的女人却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波姬儿·达尔是一位职业作家,写过一本自传,而且还为多家杂志写稿。达尔小姐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直到做了一系列手术之后,她的视力才得以部分恢复。她说,自从那以后,她就将每天洗碗当做是感谢上帝创造的奇迹。

    “我站在厨房的小窗户前面,可以望见一小片蓝天,”波姬儿·达尔小姐说,“那些飞舞的七彩肥皂泡,我怎么也看不厌倦。失明多年以后,能在干家务时看到这么多美丽的东西,令我的内心感激不已。”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许多视力正常的人却对周围美好的东西视而不见。这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达尔小姐所拥有的成熟的想象力,不懂得珍惜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没有什么药物能比工作更有效地治疗我们的疾病。得克萨斯州慕尔休市的丽达·琼斯夫人说,正是工作把她从精神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

    1941年,琼斯夫妇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搬到了新墨西哥州一个方圆30英亩的农场。但是到了之后,他们才发现那里是一个令人恐怖的蛇窟,到处都有响尾蛇的踪迹,琼斯夫人猜想全得州的蛇一定都聚集到那里了。

    “虽然在我们那里没有水电和煤气,生活非常的不方便,但是这些却不是我最担心的。我最感到害怕的,是每时每刻都在担心,万一家人被蛇咬伤了该怎么办?我常常会做噩梦,见到自己抱着孩子,从家里跑到镇上去找医生。我丈夫到地里去干活时,只要有几分钟看不到他,我就会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

    “这种不断袭来的忧虑和恐惧,迫使我不得不无休止地上作,否则我就会精神崩溃。由于我们的生活非常艰苦,所以辛勤工作显然是很必要的,而正是这种辛勤工作挽救了我。

    “我在30英亩的地里全部种上了玉米黍,累得双手长出了老茧;我自己动手为孩子做所有的衣服;制作了足够我们吃5年的罐头食品……我每天都工作到疲惫不堪的程度,累得只想着上床睡觉,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其他的事情了,当然也包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考虑蛇的问题。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家没有人被蛇咬过,我们后来搬走了。后来,我再没机会那么辛苦地工作,但是我一直感激那一年的辛苦工作,正是它挽救了我,使我得以摆脱精神崩溃的困境。”

    我们应该像琼斯夫人那样,充分利用辛苦的工作为自己创造力量,度过各种生活的危机。如果仅仅从养成工作的习惯而言,这种习惯有时候就能帮助我们摆脱一时的消沉、挫折或失望,当我们面临灾难、个人的悲惨遭遇或失去了自己所爱的人时,辛苦工作也经常能成为支撑我们的力量。

    爱德蒙·伯克曾说过:“永远不要陷入绝望。但是,一旦你产生了绝望的情绪,就去工作吧。”他这话并不是在瞎说,因为他自己就曾有过亲身经历。

    爱德蒙·伯克曾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在经历了痛苦的折磨之后,他深信这个世界快要毁灭了。逐渐地,工作填充到他的生活中来。工作对他来说,就像对其他许多人一样,成为这个疯狂世界唯一清醒的标志。因此,他不断地工作,即使在绝望时也没有停止过。

    是的,工作是生活的法则之一。无论我们出于什么原因而离开工作,我们都将会受苦。现在,“工作疗法”已经在一些机构,例如在精神病院、监狱、疗养院以及任何必须将人隔离的地方广泛应用。

    “退休的人早死”,这句话听起来真实得实在是令人感到悲哀。从活跃、忙碌、有益的活动状态突然间进入到虚度光阴或漫无目的地打发日子,这种剧变会破坏人的生命力,降低人的承受力,以致造成人的早死。只有那些仍然把退休当做只是换个工作的人,才能永远保持快乐。

    65岁退休制度是旧时代的产物,它已经成为所有进步国家的一种羞耻。人到了65岁就得退休,这个年龄标准借鉴自1870年铁路员工实施的退休制度,1937年的社会生活保障制度首先采用了它。但是,人的预期寿命自20世纪以来,平均增加了20年左右,所以,现在一个人并不是到了65岁就应该躺进摇椅或被送进殡仪馆;相反,许多人此时正值人生的巅峰时期。然而,我们却不顾这一事实,仍在沿用过时的65岁退休制度。

    托马斯·格林斯是研究退休问题的权威人士,他是芝加哥《每日新闻报》专栏的撰稿人,还是《黄金岁月》一书的作者,大约有90家报纸开辟了专栏,联合刊载他的《黄金岁月》。

    格林斯先生认为,强迫一个人在65岁时退休,是一种“残酷的行为”。他说:

    “经过7年来对65岁左右的人进行的采访,我发现了一个事实:在美国,即使是将这种强制退休的制度用于马或狗身上,也是一种无法忍受的残酷行为。至少,马在临死前会被带到有草可吃的地方,而每一条狗也几乎都能自然死亡。

    “然而,这种残酷还不只是它会对人的生存造成威胁……它更是对65岁的人能力的怀疑,以至于对他们的精神造成难以治愈的创伤。因为一个人一旦被认定为已经衰老得不能做任何事时,将是非常可怕的。而当我们想到一个人被剥夺了工作、收入和自尊时,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可怕。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除非我们现在就彻底废除这一退休制度。”

    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几乎所有正在工作的人都不愿到65岁时就被强迫退休!仅仅在印第安那州,我们就发现90%的人都希望65岁以后仍然能够继续工作,而在一些大工厂,这个比例还要增加5个百分点。可是,为什么政府就从来不征询极力主张废除这种退休制度的人——这些65岁的工作者的意见呢?

    令人欣慰的是,有很多65岁以上的人在外面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工作。朱丽艾达.k·亚瑟是从事社会福利研究的权威,据她的调查显示:“有一个最值得注意的就业事实,那就是75岁以上的老人,有几十万仍在继续工作。在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那种没有雇主的自由职业者。”

    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曾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具体数据如下:

    65~69岁之间的男人,3/5在工作:

    70~74岁之间的男人,2/5在工作;

    75岁以上的男人,1/5在工作。

    在这些人中,大多数从事自由职业。

    这些数字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的工作能力和意愿,并不是在65岁生日到来之际突然丧失的。

    事实上,只要有能力,大多数人仍然愿意继续工作,而不愿因为某个养老金计划的制订者说他们应该退休就退休。越来越多的工作者已经开始抗议这种不公平的强制退休制度,而且收到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例如,一些公司就延长了退休年龄,或者让这种年龄限制变得更加具有弹性。可惜的是,这样的公司还是很少。不知道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不再因为年龄的增高、不顾我们的需要、能力和意愿,而被无情地剥夺工作的权利?

    不久前,在纽约举行的一次老年问题研讨会上,杰出的老政治家伯纳德.m·巴鲁克先生给大会发来了一份电报,大会当场宣读了这份电报。

    巴鲁克先生在电报中强烈呼吁,要废除这种强制退休的制度。他说:“这种制度对那些虽然年龄很大,但仍然愿意而且有能力继续工作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恩惠;一个人是否应该退休,不应从他的年龄来考虑,而是从他的能力来考虑。”

    巴鲁克先生还说:“年龄越大的人,他所获得的丰富经验就越是无法取代,而这种经验正是一种宝贵的资产。”

    亨利.s·柯特斯博士已经83岁,但还在担任密歇根州老年问题研究委员会的委员。作为美国在这方面的权威人士之一,他的话直指那些不公平地歧视老年人就业的现象:

    “强迫退休,这是工商业界的一个严重失误,因为它使许多最佳的人才被闲置浪费了,而且也使被雇用者想在晚年继续做好工作的热情受到了打击。无论对有能力而且愿意继续工作的人,还是对众多的纳税人来说,这种强迫退休制度都是严重的错误。工作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65岁退休制度的存在,根本就是人类的一大错误。”

    说的太精彩了!柯特斯博士!

    真希望那些制订计划的人和官僚们能听听他这种反对“强迫退休制度”睿智而强烈的呼声。

    “65岁退休制度,”柯特斯博士又说,“是独断的、专横的。无论从生理学还是从心理学方面来看,都没有理论能够证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会在他65岁时突然丧失。任何年龄都可能变得软弱,这要因人而异。如果我们停止用手工作,我们的双手很快就会变得不再灵敏;如果我们停止用大脑思考,我们的大脑很快就会衰老。每一个工作者,在他自认为不能胜任他的工作的时候,都有权利选择退休,而不再工作。”

    工作是让我们获得成熟的快乐途径,这是年轻人所无法想象的。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让我们不断成长而不变老的最神奇的力量。

    6.从逆境中奋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