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正旦之事-《大唐再起》
第(2/3)页
大理其实与南诏是一样的集权,土地,人口,只是信了佛教,国家就变得谨慎了,但实际上战斗力不容小觑。
面临灭国的危机,佛教徒依旧奋发。
无论是蒙元还是明朝,都是耗费了上十万人,数年之功,才勉强平定下来。
而且,攻下城池还没用,还有无数的土司,让人牙疼。
如果持续的消耗下去,对于朝廷来说,真是得不偿失。
况且,没有十万以上的兵马,也无济于事。
“不过,如今却是不同了!”
李嘉想了想,局势的确不同了:“从西川而下,再从吐蕃而出,两面夹击,大理定然难逃,恐怕会惊慌而归降吧!”
至于从西南夷,也就是后世的贵州那里走,在此时困难重重,而且还得必须征服大量的土司,粮食补给困难。
不过,自己琢磨不算,还是再瞧瞧吧!
思虑了一番,皇帝就做罢了。
不过,转眼就是冬至。
冬至大朝,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与正旦大朝难分伯仲。
如果说,冬至大朝,如果大唐国内百官们的朝贺,自己人。
那正旦大朝,则是国内外的大事。
也就是说,正旦大朝,其实就是大唐的脸面问题,主要意义就是展示大唐的风采,万国来朝的风范。
如西北地区的于阗国,归义军,甘州回鹘,高昌回鹘,甚至与更西北的喀喇汗国,都派遣使臣过来朝拜。
而这,一是因为凉州大战,六谷部数万兵马被歼灭,大唐朝廷彻底地介入河西走廊,势力再次介入西域,不言而喻。
另一个,则是郭守文的功劳。
吐蕃本部被唐人攻占了。
这个诡异的不像话的消息,足足传了数个月,终于被西域各国证实。
吐蕃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安史之乱后,其盘踞西域近百年,各国印象深刻。
吐蕃虽然崩了,但威名依旧留存。
其残留的躯壳,让另一个超级大国给征服了,这岂止是一加一等于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