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南诏-《大唐再起》


    第(2/3)页

    “啊呀呀,真是气啊!”

    在这般的阴雨连绵之下,高彦俦格外的气恼。

    年近四十他,大半辈子都过去了,难道真的要在伯爵这一门槛上,无法得尺寸之进吗?

    “父亲——”这个时候,他的长子高守业急忙走了过来,言语道:“知府那里让您过去,听闻大理国使臣朝贡。”

    “知道了!”高彦俦点点头,叹了口气,这才收拾好而去。

    虽然说在地方上,知府一官独大,但毕竟是文武殊途,尤其是涉及到了大理国,更是小心谨慎。

    前唐时期,若不是因为南诏,耗尽最后一滴财政,以及军队,遇到黄巢时,也不会那么狼狈。

    话说,西川的边患,要么是那些肮脏的吐蕃部落,要么就是大理部落了。

    不过,这两地势弱,无法中央集权,自然只是一些散兵游勇,不值得一提。

    高彦俦穿戴好衣裳,来到了更加宏伟的知府府邸。

    至于后蜀的皇宫,早就被已经保存起来,那些栋梁,珠宝等等,基本上都拆卸出去,充斥洛阳的皇宫了。

    在路上扫了一眼只剩下空壳的皇宫,高彦俦不由得感慨万千,蜀国,已经灭了六七年了。

    即使是孟昶,也死去了数年,听闻当年艳盖成都的花蕊夫人,都已经成了皇帝的情人。

    时间过去的真是太快了。

    “话说,我在西川待了两三年了,也该挪挪窝了,去西北好?还是去东北?”

    琢磨了一番,不一会儿,他就来到了府衙。

    “张知府!”拱了拱手,高彦俦好奇道:“大理国在这寒冬腊月的,无故的朝贡作甚?”

    “我也不知!”张知府五十来岁,在西川养老颇为舒适,今次遇到这件事,也感觉颇为麻烦。

    “听闻,在夏日,郭将军拿下来吐蕃本部,怕不是威名震慑了大理,后者不安吧!”

    要知道,大理可是当了一百多年的吐蕃属国,受到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很有可能!”

    想到这里,高彦俦眼前一亮,他急忙道:“从高原而下,在西川而出,两面夹击,大理国定然不保。”
    第(2/3)页